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13241153586)微信需要挂号联系客服(13241153586)各大医院服务项目!专家挂号,办理住院加快.检查加快,产科建档,指名医生挂号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广州,各大医院代挂号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姜佩杉)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4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涉及非法压占、非法挖损、非法采矿类型的破坏耕地犯罪案例以及单位犯罪案例。
“压占类”破坏耕地行为常以“改良土壤”“项目建设”等合法名义为掩护,在耕地上倾倒渣土、堆放废弃物等,严重破坏耕地耕作层。此种披着合法外衣的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行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隐蔽性,往往违法犯罪持续时间长,社会危害性大。
案例一中,被告人朱某利等人以开发建设农业基地为幌子租赁案涉土地,捏造案涉地块土壤确需改良的假象申领堆放渣土许可证,大肆接收、倾倒建筑垃圾、石块等渣土,收取696.7万元巨额弃土费。经鉴定,原耕作层已遭严重破坏,基本不具备农作物露地种植条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朱某利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充分彰显了司法守护耕地的坚定立场,有效震慑了以合法名义掩盖非法目的的破坏耕地行为。
在耕地上非法取土等“挖损类”破坏耕地行为,往往通过大型机械挖掘等方式对耕地造成深度破坏,修复难度极大、生态损害严重。
案例二就是一起“非法挖损类”破坏耕地犯罪。被告人瞿某军等人在永久基本农田上非法取土并销售,形成三个深度均超过3米的坑塘,导致耕地地形地貌改变,生产功能丧失。案发后,瞿某军积极购土回填了部分耕地。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此类犯罪行为,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贯彻落实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动被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及时有效修复,生动诠释了国家施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决心,释放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和“谁破坏、谁修复”的强烈信号。
为牟取私利,一些不法分子在耕地上非法采矿,严重破坏耕地结构和土壤质量,导致耕地无法正常耕种。人民法院依法打击“非法采矿类”破坏耕地犯罪。
草炭土(又称泥炭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动下非法采挖、贩卖草炭土,破坏矿产资源和粮食生产,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三中,被告人于某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黑土地上非法采挖草炭土出售获利,并用其他沙土进行回填,造成30余亩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永久性破坏,严重破坏黑土地资源。
在被告人于某的行为同时触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非法采矿罪两个罪名情况下,人民法院依法择一重处,以非法采矿罪追究于某刑事责任,有力震慑了非法采矿类破坏黑土地资源的犯罪分子,彰显了人民法院严守黑土地保护红线的司法态度。
相较于自然人实施的破坏耕地犯罪,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的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涉及大规模的耕地破坏,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
案例四中,澄江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建设项目推进期间,在未取得建设用地等批准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拟租用的大量耕地进行挖塘及固体废弃物回填等活动,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条件被严重破坏,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人民法院依法对上述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充分彰显了司法对单位实施的破坏耕地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有力维护了宝贵的耕地资源和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据了解,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等破坏耕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守护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来源:人民法院报
需要挂号联系客服 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天津西安医院黄牛号贩子跑腿代挂号
- 上一篇:全国共处理快递包裹72.31亿件
- 下一篇:“口头开除”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行为后果